分享好友 资讯频道首页 频道列表

万亿“固收+”拨云见日 基金经理乐观看后市

更新时间: 2025-05-15 14:05  发布时间: 2年前  1640

  2022年,股市杀跌、债市意外回调,“固收+”基金业绩惨淡,被认为能为持有人带来“稳稳幸福”的产品一度引发信任危机。好在监管及时出手,对产品的宣传口径、基金经理资质等要求逐步收紧,“固收+”基金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进入2023年,万亿规模的“固收+”基金喜迎开门红,逾百只基金修复回撤,净值创下成立以来最高纪录。对于2023年的“固收+”投资策略,多数基金经理给予了较为乐观的积极态度。

  万亿“固收+”迎开门红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显示,2023年以来,权益(含可转债)投资比例在10%-30%范围内的近千只含权债基(亦可称“固收+”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逾百只基金涨幅超2%,最新总规模达到1.08万亿元。

  Wind数据显示,以“固收+”基金为主的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和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指数年内涨幅均接近2%。

  其中李化松和张恒管理的平安稳健增长A、张清华管理的易方达丰和A以及孙鲁闽和杨旭管理的南方安泰A年初至今涨幅均超2%。

  天弘永利债券A、招商安华A、富国稳健增强AB、国投瑞银优化增强AB、广发集远A等百只“固收+”基金的最新净值甚至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

  国泰君安(601211)固收团队认为,经济恢复确定性较高,对股市助推显著,权益处于上行区间,含权债基有望带来超额收益。此外,2022年已经历了两轮理财赎回的冲击,该团队认为,学习效应下对于含权债基的影响会逐步趋弱。含权债基站在权益牛市的起点,业绩端大概率表现较好,申购端在上行节奏确认之后会有显著改善。

  “固收+”进入发展新阶段

  此前,股市经历三年结构性牛市,债市整体表现较强,“固收+”产品业绩表现优秀,规模急剧扩张,发展处于顺风期。

  “固收+”基金被认为是攻守兼备的一类基金产品,以固定收益资产打底,以股票、可转债等资产为矛,力求在承担可控风险的前提下增厚收益,部分“固收+”基金的净值表现甚至可媲美表现居前的主动权益基金,一度被认为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稳稳的幸福”。

  在理财市场全面进入净值化的新时代,“固收+”基金因为低回撤、低波动,被认为是对银行理财产品形成一定替代的重要产品之一。

  物极必反,“固收+”基金很快就在历史最巅峰处栽了个大跟头。2022年,股市持续杀跌、债市意外回调,“固收+”基金业绩惨淡,年内亏损超10%的基金比比皆是,大多数基金净值在2022年创造了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

  “固收+”基金业绩波动之大与力求稳健的“理财替代”产品的定位显然不符,频频引发投资者质疑。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业务负责人刘亦千表示,2022年权益市场的系统性下跌行情使“固收+”沦为“固收-”,产品发生较大回撤,出现大面积亏损情况,C端客户对此普遍准备不足。8月,监管就“固收+”基金宣传口径进行窗口指导,要求权益(含可转债)投资比例在10%-30%范围内的基金方可称为“固收+”基金,且资产配置比例相关约束需在合同中加以明确。随后,监管进一步对基金经理任职该类产品提出原则上需具备1年以上权益产品投资或研究经验的要求。

  “固收+”基金监管趋紧,宣传口径、基金经理资质等要求进一步收紧,“固收+”基金的发展在去年踩下“急刹车”,基金营销和发行受到显著影响。

  积极的一面是,在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刘亦千表示,“固收+”基金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更为可控,管理质量可以得到更好保障。

  纵观新规范下的“固收+”基金2023年以来的业绩表现,不难发现,基金经理将稳收益放在首位。一位资管人士指出,做好“固收+”投资,要注意投资风格与投资者风险偏好匹配,宣传上要做到提示风险在前;投资方面,要做好压力测试,投资过程中严格遵守投资纪律,对净值进行实时跟踪,守住破净这条红线;资产方面,要对高波动性部分尽量选择高确定性的策略。

  基金经理看好后市机会

  具体到投资策略上,“固收+”基金经理对于后市债券市场以及权益市场预期整体较为乐观。

  实际上,早在去年四季度,“固收+”基金经理已经开始提前布局,在投资组合中,提升债券杠杆以及加大权益资产的配资比例,以此达到增加业绩弹性的目的。

  去年四季度债市先跌后涨,债市探底后情绪逐渐回暖,信用债等配置价值凸显,基金经理主动抬升杠杆率的意愿非常强烈。

  海通证券(600837)(9.420, 0.02, 0.21%)基金研究团队统计的2022年基金四季报数据显示,主动债券型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权益仓位(含股票仓位与可转债仓位)为7.23%,较三季度末上升0.96个百分点,权益仓位抬升较为显著。

  招商安华A基金经理侯杰和王娟娟表示,自去年12月后,随着疫情达峰临近,已经逐步提高了股票仓位,逢低布局了一些估值和成长性匹配度较好的优质公司。

  2022年同类产品中,业绩名列前茅的安信基金经理张翼飞和李君展望2023年指出,权益资产整体的潜在回报率处于比较乐观的状态,同时,可转债资产也比较有吸引力,尤其是大盘的可转债。

---延伸阅读:
  • 515投资者保护日 | 26场专场策略会,创意十足!富国基金荣获2025年度最具影响力投教项目奖今日资讯
  • 杞支雅男评《1517》|放眼世界,立足德国内容具体是什么
  • 邦达亚洲: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 美元指数小幅收涨头条热点
  • 515投资者保护日 | AI科普、防非直播!嘉实基金荣获2025年度最佳投资者教育创新奖与最具影响力投教项目奖刷爆头条
  •  拔打报修电话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515投资者保护日 | 26场专场策略会,创意十足!富国基金荣获2025年度最具影响力投教项目奖今日资讯
      5月15日,新浪财经2025年度基金投教案例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富国基金“一起投”荣获2025年度“最具影响力投教项目奖”。  据悉, 富国“一起投”为“17投”的谐音,将每个月的17日设为“富国定投日”,也叫“17(一起)定投日”。富国基金在每个月的17日推出匹配市场水温和投资者

    0评论2025-05-15102

    杞支雅男评《1517》|放眼世界,立足德国内容具体是什么
    《1517:全球史视野下的“奇迹之年”》,[德]海因茨·席林著,王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5年2月出版,376页,88.00元1590年,在墨西哥城的一座方济各会修道院中,一位名叫赫罗尼莫·德·门迪耶塔(Geronimo de Mendieta, 1525-1604)的修士正在撰写《印第安教会史》(Historia Eclesiástica India

    0评论2025-05-15352

    邦达亚洲: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 美元指数小幅收涨头条热点
    5月15日,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美国政府官员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谈判贸易协议时,不会在贸易协议中寻求美元贬值。媒体指出,财政部长贝森特是特朗普政府经济团队中唯一负责处理这些问题的成员,他并没有委派其他官员与贸易伙伴进行货币政策磋商,并且只有在贝森特在场的情况下才

    0评论2025-05-15222

    515投资者保护日 | AI科普、防非直播!嘉实基金荣获2025年度最佳投资者教育创新奖与最具影响力投教项目奖刷爆头条
      5月15日,新浪财经2025年度基金投教案例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嘉实基金投教品牌荣获“2025年度最佳投资者教育创新奖”与“2025年度最具影响力投教项目奖”。  在投资者教育创新方面,嘉实基金在投教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显著,两个参选案例展现了其在内容形式和传播效果上的卓越表现

    0评论2025-05-1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