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频道首页 频道列表

日本企业为何频频“落跑”

更新时间: 2025-05-17 08:05  发布时间: 2年前  3730

  来源:证券时报   

  正是为了努力偿还债务,尽快修复糟糕的资产负债表,这些企业就不得不拼命地去节衣缩食,去控制成本。如此一来自然对其经营行为中的科研、市场,甚至是质量投入,都形成了严重的挤出效应。

  韩和元

  英国老牌刊物《经济学人》杂志,最近将目光聚焦到了丰田汽车上。该杂志观察到,丰田章男在1月26日宣布将把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交给二把手佐藤恒治“掌舵”。该杂志认为,这一举措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丰田已经是当前的趋势——电动车里的落后者了,现在是时候让新一代管理者加速带领公司汇入电动时代。

  近年来日本汽车产业确实呈现疲态。据日本共同社1月31日报道,日本八大车商1月30日公布的2022年日本国内产量为738.6544万辆,较2021年减少0.1%。这是日本八大车商国内产量连续第四年减少,其中龙头老大丰田汽车更是创了新低。事实上,汽车产业已经算是日本最能挺的产业了。

  要知道,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曾经引领全球。以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为例,1985年日本产品占据全球市场的80%。但之后市场份额一路下滑,到本世纪初降到10%以内。在用于生产芯片的光刻机市场,尼康的行业龙头地位在新世纪也被后起之秀荷兰的ASML所取代。

  此外,日本企业也曾一度是全球家电领域的绝对王者。在1992年全球十家最大的家电品牌企业里,日本占据了6席。索尼、松下、东芝、夏普等家电品牌,甚至把美国本土品牌冲得七零八落。但从2010年开始,日本家电企业业绩急速直下。比如冰箱产业,2019年其海外供货量较2010年下降四分之三。日立家电营收额不到海尔的十分之一。

  于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来了。那就是,日本企业为何先后于半导体、家电和汽车产业中频频“落跑”?笔者的答案是,一开始日本政府人为放纵了房地产泡沫。诚如日本大藏省原高官、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所描述的,当时的这一政策令整个日本陷入赌博经济状态,所有企业和个人,不顾主业都跑到房地产上来了。等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整个日本陷入了资产负债表衰退中。作为应对,日本政府实施大规模的双扩张政策。这种政策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让那些毫无竞争力的僵尸企业存续得更久,这也就意味着资源错配的时间更长。于宏观而言,固化了日本原有的产业模式,同时人为破坏了创造性毁灭(创新)机制。

  当一家企业的负债超过其资产时,从技术上来说就意味着它已经破产。而一般企业破产的标准过程大致如下:一家汽车制造厂发现自己的产品不再像以前那样畅销,虽然它加大了对产品的销售力度,可还是毫无起色。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资产只会日趋减少,最终整个企业的资产净值沦为负数。这种企业的失败属于典型的无可救药型,因为它的产品已经彻底地被市场淘汰了。

  但从1990年起,在日本发生的情况却并没有遵循这一普遍规律。当时的真实情况是:在日本失落的头10年里,事实上它一直是当时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这也就说明了当时的日本产品在海外还有着广阔的市场。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当时的日本企业,无论是在技术、产品开发还是营销策略上,都处于良性运转的状态,其盈利状况也非常之好,这些企业仍然在不断地创造着利润。

  但即便如此,许多这样的日本企业照样因为国内资产价格的暴跌,在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的巨大的窟窿,而身陷净负资产的困境中。日本六大主要城市商业不动产价格从泡沫高峰期,到位于谷底的2003年和2004年,分别暴跌了95%和87%,使得它们的现值只有当初的1/10。

  在资产价格暴跌时,当初用来购买这些资产(或者以这些资产作为抵押获得)的贷款数额却没有变。到1990年代中,日本的企业就都发现,它们不仅丧失了大笔的财富,同时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也陷入了困境。

  例如一家大阪的企业,通过借贷拥有了价值1000亿日元的一幅土地,到1995年时它却发现,手中的这幅土地的价值,仅仅只值100亿日元了,而它的资产负债表上却依然保持着700亿日元的负债。换句话说,本来盈余的资产负债状况突然变成了600亿日元的净负债。就这样,这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窟窿。

  如美国经济学家辜朝明与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所说的,事实上成千上万的日本企业都属于这种情况。这些企业和个人,为修复其严重恶化的资产负债表,而不得不努力归还债务。也正是因此,在1995年时,日本将利率降到了零,但是无论是日本企业还是个人,都没有增加借贷。相反的是,当这些企业和个人赚到钱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加大对科研技术和市场的投入,而是加速还贷。辜朝明就在他的《大衰退》一书里提到,到2002年和2003年,日本的净债务偿还额,已经上升到每年30万亿日元以上的空前规模。

  但也正是为了努力偿还债务,尽快修复糟糕的资产负债表,这些企业就不得不拼命地去节衣缩食,去控制成本。如此一来自然对其经营行为中的科研、市场,甚至是质量投入,都形成了严重的挤出效应,长期以往无疑会对日本企业的竞争力造成巨大的伤害。

  是的,第一个失落的十年期(1991-2000),日本的企业还能够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大量的利润,并用它去偿付当初因为赌博经济而落下的亏空。没有投入,对于现有的产业采取的是典型的收割战略,正是因此,当日本步入第二个失落的十年期(2001-2010)时,这种危害就开始慢慢地凸显出来了。

  早于2010年时,丰田就曾爆发过一轮严重的危机。当时《国际商报》的汽车主编何仑就认为,丰田汽车不顾一切控制成本的思想,导致了它的那次全球性危机。他说,“很多丰田车没有经过现实的路试,只是进行实验室里的模拟实验。其实很多车子问题在实验室里是发现不了问题的。丰田的新车上市时很少宣传自己经过多少公里的路试,因为路试成本太高了。”

  (作者系广州经济学者)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延伸阅读:
  • 3月中国减持189亿美元美债、持仓规模降至第三,英国升至第二网友怎么看
  • 多地阳性率明显上升,新冠感染又抬头?专家:在可控范围内网友怎么看
  • 《五行令》《攻守占》,2个月后国博见头条热点
  • 谈判不欢而散,一个冷笑话在传具体怎么回事
  •  拔打报修电话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3月中国减持189亿美元美债、持仓规模降至第三,英国升至第二网友怎么看
    当地时间5月16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英国增持美国国债,中国减持。中国由美国第二大债主变为第三大债主,英国变为第二大债主。3月正值本轮美债市场动荡前夕。美国财政部2025年3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3月增持49亿美元美

    0评论2025-05-17203

    多地阳性率明显上升,新冠感染又抬头?专家:在可控范围内网友怎么看
    近期,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5 月 16 日,话题 # 新冠感染又抬头 #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还晒出了自己的抗原检测结果。新冠阳性率攀升南方高于北方5 月 8 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 2025 年 4 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前呼吸道疾病的

    0评论2025-05-17296

    《五行令》《攻守占》,2个月后国博见头条热点
    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它们将于今年7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万里同归——新时代文物追索返还成果展”上首次面向公众展出。5月16日, 在位于华盛顿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美国

    0评论2025-05-17194

    谈判不欢而散,一个冷笑话在传具体怎么回事
      来源:牛弹琴  举世瞩目的俄乌谈判,最终在土耳其不欢而散。  普京没去,泽连斯基没去,特朗普也没去,在土耳其外长主持下,俄乌和谈,不到两个小时就结束了。  算起来,这是三年来,双方代表再次坐到谈判桌前。  但没吵起来,已经算是一个奇迹。  一个冷笑话在传

    0评论2025-05-17300